行卡7月集体换“芯” 发行金融IC卡逾31万张
发布日期:2016-08-29 0

  日前,央行明确推进磁条卡向金融IC卡升级的时间表,今年6月底前工、农、中、建、交和招商、邮储银行应开始发行金融IC卡。记者昨日获悉,深圳作为最早启动金融IC卡试点的城市,目前金融IC卡发卡量已超过31万张。与传统“磁条”银行卡频频遭遇克隆相比,含有芯片的金融IC卡安全性更高,功能更多,从磁条卡升级为芯片卡,已是银行卡产业升级换代的大势所趋。

  背景

  磁条卡易被仿制案件频发

  深圳累计发行银行卡9000多万张,用卡量大幅增加,引发的银行卡犯罪也比较多。

  去年9月,深圳市公安局经济犯罪侦查局副大队长李彦平在“银行卡安全防控案件剖析讲座”上称,从银行卡犯罪方式来看,“制作伪卡在境外盗刷”是最常见的手段,犯罪团伙在ATM机上或者自助银行“门禁”处安装一个侧录器,当持卡人刷卡或插卡时,这些装置能自动窃取银行卡磁条上信息,然后复制银行卡,经常有“卡未离身但遭人盗刷”的案件发生。在华强北,有不良商户在POS终端安装盗卡器甚至是安装监控设备来窃取密码。

  这些犯罪案件不仅造成持卡人的损失,导致社会公众的恐慌和不满,而且引发持卡人与银行之间的大量民事诉讼纠纷。

  李彦平认为,磁条卡复制相对容易,很多犯罪分子都是小学毕业或初中毕业,就能把复制的信息写到磁条卡中,他希望更多银行能推行金融IC卡。

  相比而言,芯片金融IC银行卡采取个人密码、卡与读写器双向认证,很难被复制和伪造,也不会像磁条卡那样消磁,安全性更有保障,利于维护持卡人防范诸如跨国制作和使用假银行卡、银行卡欺诈等各种高科技手段的金融智能犯罪。

  2009年两会期间招行行长马蔚华也提交《关于推广芯片银行卡的提案》建议,监管部门应尽快促进磁条银行卡向芯片IC卡升级,杜绝克隆卡式犯罪。

  进程

  深圳率先给卡“换芯”

  日前,中国人民银行发布《关于推进金融IC卡应用工作的意见》(下文简称《意见》),明确表示,2015年1月1日起在中国经济发达地区和重点合作行业领域,商业银行发行的、以人民币为结算账户的银行卡均应为金融IC卡。根据安排,今年6月底前工、农、中、建、交和招商、邮储银行应开始发行金融IC卡。

  这也是官方首次明确推进磁条卡向金融IC卡升级,同时也意味着将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启动银行卡芯片迁移工作。

  早在2005年11月,深圳市银行卡产业发展协调小组办公室出台的一份文件便提出——银行卡IC化是国际发展趋势,深圳要力争金融IC卡推广工作走在全国的前列。到2008年,深圳市政府还牵头研究发展金融IC卡发展规划。

  2008年12月,工行深圳分行率先在深圳推出金融IC卡,到目前为止,工行在深圳的金融IC卡发行量已超过31万张。中行深圳分行也曾发行过金融IC卡,但只是一张理财卡,并未大范围地推广应用。中国银行深圳分行有关人士称,中行总行将于4月份陆续上线金融IC卡项目,其中包括系统的升级改造,受理终端的改造等,预计中行深圳分行将在6月份开始陆续发行金融IC卡。交行深圳分行表示,金融IC卡的发行是一个系统工程,目前交行也仅仅是试点发行,发卡量不多。据悉,招行深圳分行本月底或下月初即将发行金融IC卡。

  建行深圳分行、农行深圳分行有关人士均表示,目前已在央行和总行的部署下,为发行金融IC卡做准备。

  规划

  大运前完成七成POS机改造

  据了解,央行就金融IC卡受理环境改造和商业银行发行金融IC卡分别提出了具体的时间安排。

  在受理环境改造方面,2011年6月底前直联POS机能够受理金融IC卡,全国性商业银行布放的间联POS和ATM的受理金融IC卡的时间分别为2011年底和2012年底前,2013年起实现所有受理银行卡的联网通用终端都能够受理金融IC卡。

  记者昨日了解到,深圳正在加速改造IC芯片银行卡的使用环境以及使用范围。截至目前,深圳已有超过1万台POS机完成受理芯片卡的兼容改造,在过渡期内,既可接受磁条卡刷卡,也可以接受芯片卡非接触式的刷卡支付。中国银联深圳分公司提供的信息显示,目前可以接受金融IC卡刷卡支付的商家有药店、保险公司、快餐店、运输公司、物业公司等。

  据悉,人行深圳市中心支行也牵头启动金融IC卡受理市场的建设。根据规划,在今年大运会开幕之前,全市70%以上的POS机受理终端将完成受理IC卡的改造,其中主要是以小额快速支付的POS机为主,改造将集中在如快餐店、电影院、旅游景点、商场超市等适合金融IC卡使用的消费商户。

  问题

  成本高:一张IC卡成本约30元

  尽管深圳目前已发行超过31万张金融IC卡,但在央行发布银行卡“升级令”之前,很多银行在这一项目上处于观望状态,根本原因就是成本投入太高。“金融IC卡一张的成本在20-30元左右,而目前磁条卡的成本在1-2元,所以金融IC卡的整体转换,意味着银行将会投入高昂的成本,如果新发卡50万张,那么比磁条卡成本至少要多2000万。如果要把已发行的磁条卡替换成金融IC卡,那成本就更高。”一位国有银行银行卡部的负责人称。

  除金融IC卡本身的成本外,银行柜台系统的改造、银行自己铺设的POS机的改造、ATM机等自助终端的改造都需要时间来完成,因此磁条卡向金融IC卡的整体转换,肯定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。

  据业内人士估算,按目前全国20亿张银行卡来算,如果整体实现芯片的转换,耗资大约需要1000亿元,一张芯片卡要20-30元,更换20亿张银行卡的成本将达到400亿元,另外,智能卡POS终端、ATM机的更换成本约2500元/台和8000元/台。估算下来,整个换“芯”成本将在1000亿元以上,对银行来说,保守估计每张IC卡的成本在30元左右。

  一卡多用到哪儿都能刷

  “金融IC卡安全性比磁条卡高,储存信息容量大,还可以存储密钥、数字证书、指纹等信息,能为持卡人提供一卡多用的便利……金融IC卡推出后,将会成为各商业银行开展金融服务创新的一个平台。”一家国有银行银行卡中心的负责人称。

  好处1 拍一下就完成支付

  深圳一银行卡业内人士这样描述使用金融IC卡的好处:去超市购物、到餐馆消费、去电影院看电影,市民用换了“芯”的银行卡支付时无需再刷卡签字,只需要拿卡片在POS机旁一拍就可以完成支付;乘坐广深高铁或地铁,无需购票,进出闸只要将银行卡一刷就可通行;今后,或许你住宅小区的门禁也是一张金融IC卡。

  好处2 可当电子钱包

  从目前深圳金融IC卡的应用来看,已可提供电子钱包功能。所谓电子钱包,也就是银行卡的小额支付功能,这主要由于金融IC卡除能实现普通磁条银行卡的所有金融功能外,还能够提供脱机交易、非接触式交易。由于金融IC卡设有电子现金账户,一般银行会让持卡人在该账户设立一个不超过1000元最高额度,这样就使该银行卡具备脱机小额支付功能。“今后在一些小额支付领域,比如快餐店、便利店、书店,持卡人只需要将卡片拿出来放到POS终端旁一拍就可以完成付款。”一银行内人士称。

上一篇:金融IC卡推行耗资不菲 市场化升级引争议
下一篇:个税改革方案近期上报 消息称起征点不超3000
在线客服